入夏以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,超市低溫鮮乳銷售量暴增。其實,只在夏季飲用低溫鮮乳正是當下飲奶誤區,低溫鮮乳營養豐富風味純正,是家中一年四季都不可或缺的生活常備品。
在國外發達國家,低溫鮮乳占液態奶的80%以上,在美國更是幾乎占領著整個市場。那為什么國內在飲用低溫鮮乳方面仍然存在這么多誤區呢?
1
原因一:不了解低溫鮮乳
誤以為低溫鮮乳=溫度低的牛奶
其實,低溫鮮乳是相對于市場上常見的常溫奶的叫法,專業的名字叫巴氏鮮乳,是指用巴氏消毒法來殺菌的牛奶,它與常溫奶有著如下差別——
1、低溫鮮乳營養更豐富。鮮牛乳富含多種維生素,維生素A、B2、D、尼克酸等熱穩定好,經過巴氏殺菌后不容易被破壞。
然而維生素B1、C、B12、葉酸都會有一定的損失。所以鮮牛乳采用巴氏殺菌法,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牛乳的營養和純正口感,是營養學家一直公認和推薦的更有營養的牛乳制品。
2、低溫鮮乳口味更接近鮮牛乳。低溫鮮乳與超高溫滅菌乳的風味相比,超高溫滅菌乳或多或少擁有燒煮的味道(當牛乳加熱到75℃以上時,含硫氨基酸釋放出巰基,形成揮發性硫化物,從而形成“蒸煮味”),這種味道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減弱,但是在4周以后仍然能被鑒別出來,而巴氏殺菌乳的風味則更接近“鮮牛乳”。
1
原因二:常溫奶廣告鋪天蓋地
低溫鮮乳低調缺乏識別
中國是牛奶消耗大國,常溫奶因為保質期長、保存條件相對寬松而成為乳制品企業的重點推廣對象,財力雄厚的乳業巨頭們憑借強大的資本,通過各式各樣廣告狂轟濫炸來宣傳常溫奶,影響消費者的判斷和購買,使常溫奶一時風頭無二。
低溫鮮乳盡管營養豐富更適合國人飲用,但是由于從離開生產線到儲存、運輸、銷售等各個環節,都要求在4°C左右的環境中冷藏,而且保質期一般在兩周左右,營銷的角度來看成本和損耗都比較高,因此低溫鮮乳一般是當地生產當地銷售,異地企業涉足較難。
但近年來隨著冷藏物流技術的不斷進步,已經有一些有實力且專業的低溫鮮乳品牌正走向全國。
文章來源:新藍網、愛牛奶,圖文如有侵權,請聯系小編刪除

遼公網安備21059002000118號